集郵入門3 郵票的種類(下)-欠資郵票、慈善郵票、航空郵票、軍郵郵票
郵票種類的介紹終於來到最後一篇了,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已經厭倦了😅。不過這篇的郵票都是屬於超稀有的,走過路過不要錯過!
今天介紹的四種郵票當中,航空郵票、軍郵郵票都已經是時代的眼淚,慈善郵票極少出現,欠資郵票則是需要特定條件才能取得。
欠資郵票
你有沒有想過,如果郵票貼不夠多錢會怎麼樣呢?照理說,郵差會先給收件人一張「欠資函件招領通知單」,告訴收件人得至指定郵局把不足的金額繳齊,方能順利領件。領取之後,就會發現郵件上面貼了很特殊的欠資郵票。不過近年來為了節省人力,郵局會以「延遲投遞」作為懲罰,便不另行收取郵資,也不貼欠資郵票,改印以T字表示欠資。
一般而言,郵局不會販售欠資郵票。因此集郵人士就會打一些鬼主意…咳咳,不說話。
慈善郵票(附捐郵票)
慈善郵票又叫做附捐郵票,其意義就是將郵票的收入,一部份照常供郵資用,另一部分則撥給賑災的基金。例如一張售價50元的慈善郵票,只能支付25元的郵資,剩下的25元將會捐給有需要的單位。我國(中華民國)至今總共發行過6次慈善郵票,都是在發生嚴重災難的時候;自民國43年以來,慈善郵票只出現過兩次,分別是88年的九二一集集大地震,以及98年的莫拉克八八風災。
航空郵票
顧名思義,航空郵票是針對寄送空運郵件所使用。然而許多歐洲國家在二戰之後廢除了航空郵票,我國自77年後也不再發行。
軍郵郵票
中日抗戰爆發之後,國軍為了讓軍情和指令能快速傳遞,在各部隊或駐地設置「軍郵局」,負責軍隊的郵務。一開始軍郵局不會在郵件上黏貼郵票,僅用特殊戳印作為識別。後來浙江、廣東、湖南、湖北、重慶、江西等地區的軍隊,在常用郵票(孫中山大頭)上蓋上「軍郵」二字,是為軍郵郵票的濫觴。這些郵件即便不是貼上航空郵票,為求速度仍盡量以飛機載送。
我國僅發行過三套軍郵郵票,其中唯有34年發行的「中信版軍郵郵票」是特別印製的軍郵郵票,其他兩套皆是在常用郵票上另行蓋印軍郵字樣。國民政府遷台之後,戰線縮小,軍郵郵票不復實用,也就不再發行了。
本篇圖片引用來源:中華郵政
留言
張貼留言